一顆更寬大的心|路加福音 15章

路加福音15 章記載了其中一個我最喜歡的比喻——浪子的比喻,某一些譯本亦稱之為迷失的兒子(lost son)的比喻。正如比喻的名稱所示,這是關於一個兒子的故事,但更準確的說法是,這是一個兩個兒子和他們的父親的故事。故事始於小兒子在父親還在生的時候,竟然要求父親把他應得的家業分給他。不到幾天,他更離家遠去,到了一個遙遠的地方,在那裡任意放蕩,花光了一切的錢財。

這不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因為小兒子的行為表明他既不關心他的父親,也不關心他作為兒子和後嗣的義務和責任。他只想拿到自己的那份遺產,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結果他只是把一切揮霍耗盡。

然而,就在他耗盡所有的時候,那地發生了大飢荒,迫使他只能為了生活而接受低賤的工作,到田裡去放豬。他甚至餓到想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他離家闖蕩的大計泡湯了,而這個浪子也確實迷失了。

然而此時,他醒悟過來並意識到,儘管他做了這些不負責任的行為,儘管他可能讓人十分失望,但他只要回去承認自己的錯誤,他的父親可能會原諒他,讓他回家。於是他起來,回到父親那裡,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路 十五21)。

這個比喻讓人驚訝的地方,也可能是它得到許多人喜愛的原因,就是父親在此時竟然張開雙臂、歡歡喜喜的迎接兒子歸來。即使他還沒聽到兒子的道歉,但他遠遠看見兒子的時候,就動了慈心。他跑到兒子跟前,擁抱著他,還連連親他,然後立刻吩咐僕人把最好的袍子、戒指、鞋———所有像徵兒子身分的東西——都穿戴在小兒子身上。肥牛犢也被宰了,因為他們要慶祝。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路 十五24)。

這不正是我們所嚮往的愛嗎?一份寬恕我們、重新堅立我們和無條件接納我們的愛。這是一份願意重建我們作為孩子和後嗣這個身份的愛,讓我們能明白到我們在天父眼中是多麼寶貴。事實上,在浪子的比喻之前,耶穌就是透過迷羊和失錢的比喻去說明每一個失喪或迷失的人都是何等被重視,是多麼值得一切的努力讓他們回轉(路 十五3-10)。為了尋找一隻失去的羊,是值得把九十九隻羊留在曠野的。而當失喪的人回轉,當一個罪人悔改時,即使是神的使者和在天上的,也會為這件事歡喜和慶祝。

憤怒的大兒子

因此,當小兒子回到家時,他們吃喝慶祝了一番。但有趣的是,浪子的比喻並未在此結束。故事轉而描繪大兒子因為父親恩待回轉的弟弟而感到不滿和憤怒。儘管父親親自勸他,他還是拒絕參加慶祝活動。他很沮喪也充滿苦澀,不僅是因為他覺得弟弟不配得被接納和慶祝,更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多年來作為好兒子的努力被忽視了。他心裡可能暗暗地覺得父親不公平——因為他和弟弟又怎會得到同樣的對待呢?為什麼弟弟的罪孽和不孝可以毫無後果,但他多年來的忠心勤勞卻未曾得到獎勵?他一直的順服原來算不上是建樹嗎?

這個比喻忽然提到大兒子,是一個讓人有點意外的發展,特別是對於耶穌當時的聽眾來說,因為耶穌在此比喻前分享的兩個比喻中,都沒有相當於哥哥的角色和情節。如果浪子的比喻以父親慶祝小兒子的歸來作結,耶穌就在三個比喻中重複了同一個要點:就是祂對失喪和走迷的人那無條件的愛,以及每個罪人悔改時所帶來的喜樂。那麼,為什麼浪子的比喻要加入一個眼見弟弟悔改卻仍不高興的哥哥呢?

答案其實可以在路加福音第 15 章的開頭找到,因為這兩節經文為我們提供了耶穌分享比喻的背景。「許多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納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路 十五1-2)。

當我們意識到,是法利賽人對耶穌接納罪人這件事抱怨而促使耶穌分享這些比喻,那麼我們就不難看出,哥哥這個角色所暗喻的是法利賽人和文士。當罪人挨近耶穌聽祂講道,因而有可能悔改並回轉時,還有誰會抱怨而不是歡喜的呢?還有誰會瞧不起罪人,認為這些人不配得被愛,因為他們自己在遵守律法方面做得如此出色,而自覺比罪人好得多?

但耶穌運用比喻是要說明兩件事。首先,我們可能很難想像神的愛可以如此無條件,有時甚至在人看來是不合理的。但這就是神對每個人的愛——這就是我們天父的心,祂渴望每一個罪人或離開了神而迷途的人悔改歸向祂。無論我們過去做了什麼,無論我們離祂多遠,只要我們選擇回轉,這就足以讓在天上歡喜慶祝。耶穌用這三個比喻就是要說明,即使只是一個罪人或迷途的人回轉並回家到天父身邊,所帶來的都是無比的喜樂。

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

然而,在比喻的最後,我們發現了耶穌想要我們明白的第二件事。當父親對大兒子說: 「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 可是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慶祝」(路 十五 31-32)。

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大兒子可能一直認為,是他多年的忠心勤勞讓他配得擁有這一切。然而他沒有意識到,父親本來就無條件地愛著他,就好像對小兒子的愛一樣。父親早已給了他一切,並且多麼珍惜大兒子多年來在他身邊的陪伴。大兒子忙著數算、比較功勞,但父親的著眼點卻是關係和他們是兒子這個身份。大兒子不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也不需要賺取父親的愛,因為他永遠是父親的兒子。只要他和父親在一起,一切都是他的。父親對弟弟的寬大和憐愛是他一直都擁有的,儘管他從未意識到。

所以他的父親說,我們一同慶祝吧!事實上,在迷羊和失錢的比喻中,得回失物的人從來都不是單獨慶祝的。他總是把朋友和鄰舍叫來,然後邀請大家「和我一同歡喜吧」(路 十五6、9)。同樣地,耶穌也邀請我們擁有更寬大的心,停止評判和計算,並意識到我們所有人在神眼中都是寶貴的,因為祂創造了我們每一個人。祂邀請我們銘記,我們都只是神恩典的接受者。這正是法利賽人所沒有看到的,因為他們認為是自己的善行讓他們有價值,配得各樣的恩典,因此他們完全有權利看不起罪人和跌倒的人。

但我們不必像法利賽人一樣。神看見我們為了愛祂、服侍祂所付出的一切努力。然而,祂也邀請我們不要只聚焦於自己和我們的付出,而是把眼光轉向神,看見祂的心,看見祂對我們每個人的愛和恩典,即使是那些我們認為不配的人。祂邀請我們學習從祂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並因著我們對祂的愛,不但理解祂多麼渴望每個罪人或迷途的人回轉,並與祂同樣的喜樂,一同慶祝每一個回到神身邊的人。

耶穌正在教導我們什麼是真正的恩典,因為我們沒有人透過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而得到恩典;相反地,恩典總是白白地、甚至是無理地、無條件地賜給我們的。願我們學習像耶穌一樣去愛,愛祂所愛的,並慶祝祂所慶祝的。願祂告訴我們如何擁有更寬大的心,並知道我們不是從空空的口袋中去施予,因為神早已用祂那永無止境的恩典充滿了我們。


閱讀其他文章


Previous
Previous

失腳也不致仆倒|路加福音22章31-61節

Next
Next

越過終點線的危機 | 約書亞記23章